栾川工业发展的振兴之路
--工业大事记
1)萌芽探索期
据史书记载,明清时期开始有金、银、铅锌等矿产的开采,共发现古采洞和古冶炼遗址200余处,百炉沟、白沙洞、驴驼山、炉场沟、银洞沟、淘金沟等古采冶遗址地名沿用至今。
2)初步发展期
新中国成立后,在政府组织号召下有计划、规模性进行矿产资源开采,工矿业开始逐步有序发展。“698”钼矿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实施,为后期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、创造了条件。
3)快速成长期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依据矿产资源优势,提出“工矿兴县”方针,康山金矿公司、 栾川县钼业公司、栾川县有色金属工业公司等一批工矿企业应运而生,钼、铅锌、金、铁等矿产的采、选初步形成规模,以矿产开发为主的工业体系初具形态。
4)稳步前行期
21世纪以来,矿业形势逐渐回暖,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大,矿产资源开发步入稳产、有序阶段,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逐步推进。2006年,栾川被授予“中国钼都”。
5)高质量发展期
党的十八大以来,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强工矿资源整合,推进工业转型升级,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不断提升,形成较为完备工业产业链。目前,拥有钨钼氟关联企业55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,钨钼氟产业年总产值约330亿元,采矿、选矿和初级冶炼等环节已形成集聚规模。
6)战略机遇期
当前,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提质增效成为大势所趋。省级开发区栾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成功获批,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、科技创新、集聚发展提供坚实平台,工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发展机遇。